Claws Garden

互联网——物理层

物理层

有两种连接方式:

LAN物理层介质分为三类:

常用的传输介质:

UTP

双绞线。八根线组成,两根一组,可以抵消一定的外部电磁波干扰。双绞线的有效范围认为是100m。现在是六代双绞线。是现在局域网主流的布线方案。

优点:轻,薄而且插头小。

缺点:避免噪音的能力不是很强。布线的时候一般要避免有大功率的电器在附近。只能在比较短的距离内使用。适用于局域网内使用而不适用于广域网。

同轴电缆

中间是铜导线,然后是绝缘膜,然后是一层金属网,可以保证不受外界干扰。最外面是塑胶套。适用于广域网使用。

分为粗缆和细缆。粗缆的传输距离能达到500m

光缆

不受外界电磁波干扰。

传输介质是中间的二氧化硅丝。依靠全反射。

接口分为两部分,一个用来发信,一个用来接收。

又分为单模(单一模式)和多模。单模的传输距离更远,光缆丝更细,能量损失小。多模在一个介质中,通过入射角的不同来区分。

无线传输

通过频率来区分,可以保证不干扰。

主流的无线传输方案:

线路连接相关规范

UTP

现在使用的UTP中TIA/EIA 568A和568B是主要的生活住宅区使用的布线。

UTP的分类:

Cable

网络拓扑中会用到的常用电缆有如下三种:

这里讨论布线假设使用的都是百兆网线,如果是千兆网线将没有必要区分直通线和交叉线,因为效果一样。

传输的局限

  1. 传输时间延迟
  2. 信号损耗,受到外界干扰。
  3. 反射问题,介质不稳定或者有中断,扭结的时候会造成信号反射导致网线不能正常使用。

冲突和冲突域

总线拓扑结构中,如果两天终端同时发信就会造成数据冲突。

Repeater和hub等第一层设备会使得冲突域变大,因为整个总线网络中允许接入的设备更多了。而Bridge,Switch,Router则可以将总线网络分成段,使得冲突域变小,他们是第二层或者第三层设备。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基本术语

信号:signal,数据电气或者电磁的表现。模拟信号的消息参数取值是连续的,数字信号的消息参数取值是离散的几个值。

码元:code,在一个时域中,数字信号传输中代表不同离散值的所有基本波形所蕴含的bit信息。不一定是只有一位,比如如果有八种波形,那么码元就有3位。时域指的是传输一个码元所需要的时间。码元传输率就取决于码元的位数。

码元传输率越高,信号传输距离越远,信号失真就越严重。

传输速率公式:

波特率:指的是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

比特率:每秒钟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如果每个信号表示3位,也就是码元是3位,那么比特率就是波特率的3倍。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PC–数字比特流–>调制解调器–模拟信号–经过传输系统–模拟信号–>调制解调器–数字比特流–>PC

基带:基本频带,指的是原始信号固有的频带,基带传输指的是直接使用原始数字信号进行数据传输。

理论上有三种调制方式:调幅,调频和调相,但是实际上只有调频和调相使用比较多。

线路编码

编码方式分为三种:

单极性编码就是简单地用0电平表示0,正电平表示1。有很多问题。

极化编码中有几种:

双极性编码则是0电平代表0,交替使用正或负电平代表1。

信道复用技术

主要有五种复用方式。

  1. 时分复用 TDM:传输时间平均分给所有用户,所有用户在不同时间中占用同样的频率宽度。但是这样的分配会造成资源浪费。
  2. 统计时分复用 STDM:当用户有信号传输请求时给他一段时间。但是这样的传输要求每个帧中要指定来源的用户信息。
  3. 频分复用 FDM:给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传输频率带宽,所有用户可以同时使用。
  4. 波分复用:在光缆传输中使用。所有用户按照波长分配信号传输。现在的光缆所使用的方案。
  5. 码分复用:给各个用户使用不同的码型(n bits 的特殊编码)来表示他的0或1一位。不同的基站对于同一个用户的解读方案也是不相同的。这种方法的传输波形类似白噪声,很难被敌人发现。

#互联网计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