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去年的时候我还在刚进大学的原专业学习。由于学的是地理,经常会有一些出野外的机会。当时辅导员给我们说19年国庆有一个爱琴海项目可以参加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后来经过四月份左右的一次面试,三名带队老师最终确定了我们出行队伍的人选,我很荣幸忝列其中。因为本来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的,之前还听说入选人数很少,况且我当时还有转专业的意向。所以最后能够参选和一同出行我感到非常意外和幸运。

在经历了六月到九月三个月的漫长准备和等待之后,我们已经完成了队伍分组、课题预习、宣传材料设计印刷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事务组也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欧洲的充电转化插头和上网的电话卡等等,万事齐备只欠东风。9月30日这天周一,我早早地完成了学生助理的工作之后,就带上行李踏上了我的第一次国外之旅。

行程

9月30日-10月1日

下午两点我们在学校的体育馆前面集合,坐上校车出发。晚上6点左右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由于还有一段时间,我们在浦东国际机场吃了晚饭,稍作休息,还排练了几遍《我爱我的祖国》(没错在机场,还被别人拍了)。十一点半左右坐上了飞往法兰克福的波音747。

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等待中

波音747国际航班上

跨越亚欧的飞行

经历了长达11个小时的旅程终于与当地时间早上6点左右抵达了法兰克福。法兰克福机场可以说是汉莎的总部了,也算是个欧洲的中转站,机场面积非常之大,聚集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飞机。

有幸在德国机场通过电视看到北京70周年阅兵的场面

然后稍作等待,就坐上了飞往雅典的飞机,两个小时左右之后抵达希腊雅典。最后要做晚上九点多的飞机飞往爱琴海上的小岛Lesvos,这期间还有很长的时间,于是我们一起做机场公交顺便去了雅典市区,造访了雅典的卫城遗址公园。

晚上,我们坐上一架小飞机(总共只有50座那种),又飞了40多分钟,总算于10点多抵达了lesvos岛上的机场。刚下飞机,两位爱琴大学的教授就已经在机场出口等待迎接我们了。我们坐上预备好的车辆,马上就赶往位于米蒂利亚市区旁边的银湾酒店入住去了。尽管当时已经有晚上十点多了,但是在经过市区的时候依旧能看到许许多多的小饭店小酒馆,坐满了人,好多都在看着前面电视里的足球比赛,气氛十分融洽。这种气氛让经历了旅途奔波的我们有了些许安慰。

酒店的设施可以说十分豪华了。除了主楼之外,还有好几栋楼可供住宿。除了主楼有四层,其他栋都是两层的小房子。主楼的一楼是餐厅,穿过餐厅就是一个小泳池,泳池旁边还有躺椅和桌子,很有度假的感觉了。

第二天拍到的酒店泳池

办理了短暂的入住手续之后,我和室友回到属于我们的房间。这里晚上气温略低,但说不上冷,还有些凉快。进入房间之后却发现这个双人房居然给我们留了四张床。房间里还配有好大一个阳台,可惜外面还是有些蚊子,所以不能长时间躺在躺椅上,不然会浑身发痒。这里自来水都是符合欧盟标准,可以直接饮用。由于一开始不知道,我还专门跑到下面摆脱前台服务员帮我灌杯水,服务员投以诧异的眼神,还专门问了我是不是要热水。另外,第一次住国外酒店还给了我一个教训:拖鞋要自己带,因为酒店里不会给你准备一次性拖鞋!

时间不早,第一个晚上便省去了例会。短暂收拾整理之后我们就各自入睡了。

10月2日

七点半起来吃早饭。迫不及待地来到餐厅,先给自己安排上在希腊第一顿正儿八经的饭。早饭主要有他们准备的各种点心、牛奶麦片和面包、水果。但是很多东西还真的不像原来想的那样。比如这里的奶酪就和在国内吃的完全不一样,可以说又酸又咸,让我很不习惯。

八点左右我们先去楼下报告厅去听教授给我们准备的第一个讲座,让我们初步了解一下Lesvos这个小岛。之后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野外行程。

第一站,坐车来到北Lesvos的一处湿地,在这里观察在当地栖息的一种火烈鸟。据说这种鸟之前并不是Lesvos土生土长的,而只是把这里当做迁徙的中转站。因为这里环境优异,食物也多,后来就开始有鸟在这里停留栖息、繁衍后代了。这种火烈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们的幼鸟多为白色,但是成鸟多为粉红色。究其原因,原来是他们在这里成长的过程中会吃一种含有大量红色色素的虾,而且这种色素无法被鸟有效代谢排出,便一步一步积累在火烈鸟体内,使得鸟身的颜色发生了变化。(很遗憾没有拍到像样的照片)

第二站,橄榄油生产博物馆。博物馆里集中展现了这一带橄榄油产业的历史,以及之前的工业时代橄榄油的制作工艺。管内留存了一整套橄榄油生产的工业设备。很有意思的是,他们驱动整套设备的蒸汽机所用的燃料也是橄榄,和“煮豆燃豆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且他们工艺中的许多环节和我国的榨油工艺都有相似之处。

之后博物馆的餐厅给我们特地准备了一顿大餐,而这顿饭里的主角,可想而知,也是橄榄,作为我还是有点吃不惯。走之前在这里买了两块橄榄油香皂,准备带回去作为纪念品。

这里岛上满上遍野都是橄榄树,主要农作物除了小麦就是橄榄了。

树上的橄榄

储存橄榄的罐子,埋在地下

博物馆里的日晷

第三站,中学。参过了当地的一座小中学。当地放学时间偏早,一般很早就下课了,但是之后学生也有很多会选择去学习音乐绘画等兴趣课程,学生的课业压力比较小。

学校

第四站,一处断层。恕我不是地理专业的,只是跟着混了混,也没太听懂什么构造动力之类的讲解。后来又看了一处柱状节理。

第五站,Molyvos城堡。去的时候由于已经过了下午四点,很遗憾城堡已经下班了,没能进去看看。但是也借这个机会在城堡外面仔细观察了城堡的外墙。有些砖块上面出现蜂窝状的构造,教授告诉我们这些都是由于风化形成的。建造所使用的石料不是纯的,而是混合了杂质的火山岩。杂质的成分由于抗风化能力较弱,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打的作用下被风化瓦解,但是其他主要部分没怎么受到侵蚀而残留下来。这样石头上便形成了许多孔隙。

从城堡下来的时候我们穿过当地山坡上的村庄,小巷子都用石料铺了地,沿街有许多面包店、纪念品商店和餐厅。但是可能由于时间的问题,这里现在十分静谧。我也在这边沿街的商店买到了新的拖鞋,在酒店再也不用光脚了。

猫

远观城堡

路上经过海边

沿街餐厅

第六站,悬崖上的教堂。这座教堂建在一处陡崖上,需要爬楼梯上去。尽管如此,教堂内设施一应俱全,而且居然还有一口古井,直到现在井里还可以打出来水。

从教堂的位置鸟瞰村落

鸟瞰村落

第一天的行程被安排的满满的,看完这么多东西天也黑了。回酒店之前我们还顺路去了当地的MyMarket连锁超市,买了一些吃的和日用品。晚上召开了第一次例会之后我们就回去休息了。

10月3日

第一站,简单看了几个断层。

第二站,也就是上午的重头戏,我们来到位于Lesvos岛西部的硅化木公园。路上还看到有工作者正在维护刚刚出土的硅化木。他们不仅对硅化木化石的表面用刷子进行了细致的清理,还把一种特殊的溶液注入化石的缝隙里,使得化石尽可能少的接触空气,起到防风化保护的作用。在硅化木公园更是学到了不少。公园整个位于一个大山坡上,中间的硅化木化石分层处在山坡上,而化石的高低位置也正好揭示了化石的形成时间先后。比如教授给我们介绍说,这里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分界线以上的化石大多是松树而下面的大多数化石是红杉,这也就代表着历史上曾经有一段时间红杉现在这里主导,但后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松树成了主导的树种。另外,有些木化石的年轮清晰可见,也可以透过这些年轮的发展变化看出当时气候和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比如温度湿度,灾难和虫害等。而且通过对木化石的采样分析以及在显微镜下的观察,还可以得到许多有趣的结论,推测出历史的一角。

不过,最令人难忘的还是硅化木公园的压轴——世界上最大的硅化木化石。这是一棵七八个人都无法环抱的大树,深深的扎根在这里。在某次灾难中,它被拦腰折断了,但是巨大的身躯依然留在原地,被火山灰覆盖掩埋。经历了百万年隔绝氧气的变化,硅逐渐取代碳元素形成化石。时至今日,它已经成为这里象征和标志性的存在。

接着我们在这边吃了颇为丰盛的一餐,味道相当不错,店员还为我们制作了正宗的卡布奇诺。

第三站,我们参观了Sigri自然博物馆。看到了许多古生物化石和古人类遗迹,以及很早之前已经灭绝的一种猛犸象的象牙。教授还在博物馆的报告厅给我们关于Lesvos的地质公园和硅化木再次进行详细的介绍讲解。

本来计划还要乘船去岛西边的一座礁石上,但是由于当天风浪较大,考虑到安全因素,只好放弃。回去的路上在岛的西边半块很多地方停下来观察这边的火山穹隆。

10月4日

上午第一站是Mytilene城堡。城堡非常恢弘,还保留着许多遗址痕迹。这里还有个地下水库,用于战争时期储存水源。比较有意思的是,当时城堡修建和使用的时候,承包所在的位置并不是和Lesvos主岛连在一起的,中间有一道海峡。但是随着演变这里逐渐变成了河流,最后河流沉积变成陆地,城堡那块岛礁和主岛连接在了一起,城堡也就这样跑到主岛上了。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当时残留的运河的痕迹,以及古港口。

之前是河流额海湾

远处的古港口遗迹

中午我们去爱琴大学的餐厅就餐。餐厅比较小,可以吃的东西也相对单一,主食只有面包和意面,但是味道还不错。下午主要就是在爱琴大学的地理学院楼里面听讲座。

讲座结束后我们在米蒂利亚的市区里转了转,在一位当地学生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两个大教堂。这两个教堂风格还不大一样,但里面的设施基本还是相同的。

希腊的国教是东正教,在国民中信徒覆盖超过99%,算是希腊的国教。

晚上我们在市区找了餐馆吃了一顿,所有人坐在拼成的一张长桌子旁,东西还挺好吃就是太少了。当晚还品尝了当地特产Ouzo(茴香酒)。刚打开瓶子就能闻到一股茴香味,酒虽然不辣,但是入口之后强烈的茴香味还是有些呛。刚买回来的纯酒是透明的,但如果往里面加一些冰块或者水,就会变成浑浊状的白色。本来这种酒一般是用来在酒吧调酒用的,但我们这次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就直接喝掉了。

10月5日

早上第一站是一处温泉。由于这里之前有火山活动,所以地热能源不仅丰富,距离地表还很近。水流通过岩石和土壤的缝隙渗入地下,经过地热的加热变成温泉返回地表,以温泉的形式冒出来。水温在泉眼处很烫,水中富含硫磺。温泉附近都散发着浓浓的雾气,空气中弥散着一种臭鸡蛋的味道,应该是作用产生的硫化氢气体造成的。

第二站我们去了之前的一处地震灾区。这里本是一处小村庄,但是前几年遭遇了地震,现在人口都疏散到其他地区了。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几乎对每一栋房子都进行了风险评估,而且把评估的结果标记在外墙上。绿色代表受损较轻,安全到还可以住人。黄色代表受损中等,已经不适宜居住,而红色则代表受损特别严重,从外面也能看出基本上已经塌掉,没了房子的样子。

地震灾区

教授为我们展示了无人机扫描灾区获得灾区三维数据的过程,还给了我们亲自操作的机会。后来我们还看了一所地震中受损严重的小学。

小学

第三站我们去了一处砂砾海岸。由于海水的冲刷,这里的石头被冲刷得失去了棱角,变得圆滑。我还在这里捡到了一块玉髓,其实就是没有发育完成的玛瑙。

晚上我们各自去准备第二天的总结汇报去了。

10月6日

早上我们去看了采石场的一处侵入现象,然后就去爱琴大学的报告厅做汇报去了。尽管我是外院系的学生,也上台做了演讲,虽然效果一般。

下午我们在市区又转了转,买了些纪念品和特产,还去参观了关于希腊古文明的博物馆。

博物馆内马赛克艺术作品

博物馆里的地板遗迹

街头代表Lesvos的涂鸦

晚上的时候和教授、大师兄共进晚餐,因为第二天就准备告别了。

酒店视角

10月7日-8日

早上六点多起来吃早饭,七点出发去坐飞机。最后和教授他们道别之后我们就上路了。竟然还有些不舍。